7月中旬,齐鲁大地酷暑难奈。战斗在生产一线的工人们工作、生活情况如何,是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的牵挂。
基于此,麾下有82096名会员的区总工会发起了“暑期慰问劳模”活动,把区委、区政府的关怀送到劳模们的心坎中。
区内的劳模逐一走访、慰问后,远在千里之外的内蒙古光裕煤矿的市劳模刘习彬的慰问提到了议事日程。身兼矿长的刘习彬带领班子成员舍小家,扎根于内蒙古高原,诞生了“光裕精神”。区总工会会内一班人经集体协商,决定带区内部分劳模赶赴内蒙古,向刘劳模取经,并代表全区人民向全矿职工表示问候。
辗转乘车到达东胜(原额尔多斯市府所在地),长途颠簸近3小时后,7月14日他们到了光裕煤矿。
办公区环境幽雅,花草繁茂,生产区井井有条。“光裕煤矿欢迎您”的横标像是特为家乡人准备的。透过“厨师工作标准”、“服务员工作标准”可窥探出刘劳模治矿之细、严。
一双双手紧握在一起,一席席问候彻心透骨。在家乡人面前,光裕煤矿的班子成员们沸腾了!整个光裕煤矿沸腾了!
“我们一定把区委区政府的关怀和家乡人民的厚爱化做生产的动力,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中逆市而上,奋力拼搏,用实绩汇报家乡!”稍显腼腆的刘劳模向慰问团表达心声。
拳拳桑梓情,高原亦心动。“孙主席想得真周到,给我们带来家乡的土特产不说,还给我们带来了活瓷杯。”已升任副矿长的张伟伟很动情。“考虑到这里的水质差,带活瓷杯少了。一点心情。”区总工会常务副主席孙景悦安慰张矿长。
2008年隆冬,笔者首赴光裕煤矿采访,结识了张伟伟。那时,小伙子满头黑发,四载寒暑,如今头上添了好多根白发,看起来我有点心酸。“主要压力大”分管销售的他倒安慰起我来。他们一年回家不几次,矿上最近的地方仅是个小小的羊舍塔镇,生活的艰辛可想而知,可他一直坚守到如今。
“光裕精神永不过时,她是我们建设幸福新薛城的不竭动力!”返回的路上,我们达成了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