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延亮,男,1990年山东医科大学本科毕业,现任薛城区卫生局局长、薛城区人民医院院长。翻开张延亮的档案,一项项闪亮的荣誉便会映入你的眼帘:“山东省卫生系统青年岗位能手”、“枣庄市优秀青年科技人才”、“枣庄市优秀青年知识分子”、“枣庄市第八批普外科专业学科带头人”、“枣庄市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他从医21年来,看过的患者数以万计。先后在全市率先开展了“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性切除+U形管引流术”、“外伤性脾破裂脾部分切除术”、“不阻断肝门的半肝切除术(解剖肝门)”及“Shouldice’s疝修补术”、“大隐静脉曲张激光全切”等术式,并对“甲状腺次全切术的手术方式”进行改良,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另外还在枣庄市立医院首次发现了“肩胛舌骨肌综合症”这一罕见病例,发现了我市第一例“淋菌性腹膜炎”患者,成功抢救了枣庄市首例“胰十二指肠术后多器官功能衰竭”的患者,带领薛城区人民医院普外科在全市率先开展了“大隐静脉曲张激光治疗”等3项术式,并在全市率先系统开展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等多种微创手术,目前年手术例数在1500例左右,手术难度及例数居全市首位。2009年初,还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朝阳医院联合,在全省第一家成立了疝与腹壁外科。
多年来,他以高尚的医德医风和高超的医疗技术赢得了患者及其家属的尊重和爱戴。病房里,经常看到张延亮抬病员、护送重病员进手术室、帮病员脱衣服、翻身。一些本该由家属、护士、护工做的事情,他常悄悄做了,他觉得这是举手之劳,不足挂齿。院内院外找张延亮看病的人很多,因为大家赞赏他的医德医术,同时知道他是来者不拒,做他的患者省心舒心。
外科手术,常会碰到一些始料未及的情况。张延亮曾遇到过一名重症胰腺炎患者,第一次手术后仍发烧,而此时该患者的医疗费用已较高。职业经验告诉他,患者的腹腔仍有残余感染,还需第二次手术。于是,他耐心向家属交待了病情以及第二次手术的重要性,经几小时的反复讲解,家属终于接受了他的建议。第二次手术相当成功。虽然多花了一些钱,但患者和家属认为钱花在“刀刃”上,值,对他自然是赞不绝口。
张延亮做事细致认真,一丝不苟。每天,不论手术到什么时候,也不管自己有多疲劳,他总要巡视患者,细心解答病员及家属的问题。他几乎每次都要晚下班,也放弃了无数个与家人团聚的日子,更习惯了深更半夜急返工作岗位。家里人非常心疼,他则开导说:“患者如此信任我,我又怎能不对他们负责呢?”
张延亮十分重视科室服务品牌的建设。2005年,在全省率先开展护理航空服务,将整体护理与航空服务有机结合,构建了全市一流的护理服务平台;实行“六个一”服务,即一张真诚的笑脸,一声真诚的问候,一张舒适的床铺,一次细心的入院介绍,一张医患联系卡,一份详细的出院指导,有效地促进了护士与患者沟通的语言技巧,杜绝了“生、冷、硬”现象;2009年,在科室实行“服务投诉零容忍制度”,一旦接到患者关于医德医风的投诉,就对当事人进行处罚;2010年以来,又率先在全院开展“护理服务三项承诺活动”, 向患者承诺“静脉打针一次成功,更换液体一呼即到,便民取送一步到位”,自活动开展以来,静脉穿刺率从94%、95%提高到99.9%,一次穿刺成功达21319人次,接到呼叫30秒内更换液体,代替患者取、送检验标本1163人次,这一系列创新式服务举措得到了社会各界及广大群众的高度评价。
张延亮正是凭着强烈的责任心和事业心,对患者和同事发自内心的关爱,赢得了信任、赢得了掌声、赢得了尊重。领导对他放心,患者见他舒心,同事与他相处开心。与他交谈时,他说,回顾从医的21年里,自己最满意的是做事问心无愧,最不满意的是自己在医疗领域还有很多课题要研究,最遗憾的是没时间好好辅导正在读高三的女儿。我想这大概就是他对“大医精诚”,“医者仁心”的理解并为之不懈奋斗的写照吧。